新华财经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安娜)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正在持续巩固。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判断: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9.5%,增速较10月份加快26.8个百分点,这一指标已连续4个月实现正增长。
11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缘何强势上行,创年内新高?后期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走势如何?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专家。
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认为,对11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形成支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11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增速较10月份上行2.0个百分点,明显好于预期。这在总量方面利多11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
二是企业营收加快好转。11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增速较10月份加快3.6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回升,有力带动企业利润增长。
三是企业利润率明显提高。11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15%,同比提高1.29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同比提高。
四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2022年11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8.5%,利于今年11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上行。
此外,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认为,11月份,投资收益相对集中入账,对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回升具有支撑作用。
“同时,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行,降低工业企业的成本,也可能是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改善的重要影响因素。”国联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樊磊说。
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92元,同比减少0.62元,连续5个月同比减少。
“还应该看到,工业企业效益的持续恢复,与宏观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趋势是一致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项稳增长政策特别是支持实体经济恢复的政策持续发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
加快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严格规范处罚事项和罚款标准,防止各类惠企政策效果被削弱或抵消;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前10个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607亿元;合理调整贷款利率,助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财务费用……今年下半年以来,助企纾困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为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修复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从累计数据看,1至11月份,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4%,降幅较1至10月份收窄3.4个百分点,延续3月份以来逐月收窄走势,利润降幅年内首次收窄至5%以内。
从行业层面看,1至11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利润增长面为58.5%,较1至10月份扩大14.6个百分点。
从不同类型企业来看,1至11月份,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023.1亿元,同比增速转正,达1.6%,这进一步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
“总体看,1至11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呈现加快恢复态势。”于卫宁说。
“前11月的规上工业企业效益数据也提示我们,一方面要对各项政策的综合效果有信心;另一方面,也要着力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更有针对性地着力扩内需。”张立群表示。
“下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持续巩固工业经济恢复基础,进一步推动工业经济回升向好。”于卫宁认为。
从后期规上工业企业利润走势来看,“由于全球经济并不支持商品价格明显反弹,叠加国内经济逐步消化地产下行的影响,需求有望逐步改善,我们预计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剔除基数效应有望继续温和回升。”樊磊说。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青年研究员廖博预计,2024年,随着制造业稳增长政策扩围加码,再加上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对工业品需求增加或带动PPI回暖,以及制造业补库存周期的向上动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大概率会转正。
